联盟感恩活动有哪些特殊的任务?这8类玩法让人眼前一亮
上个月帮隔壁王哥策划超市会员日活动时,他摸着啤酒肚感慨:"现在的感恩活动啊,不是送积分就是打折,顾客都审美疲劳了。"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双十一,某母婴品牌通过「宝宝成长树浇水计划」把常规的满减活动做成养成游戏,复购率直接涨了37%。看来要想在众多感恩活动中突围,还真得玩点特殊的任务设计。
一、情感联结型任务
星巴克去年推出的「咖啡豆故事征集」就是个典型例子。顾客上传与某款咖啡豆的回忆故事,点赞前十名能获得定制咖啡杯。这个任务妙在既收集了UGC内容,又让顾客自发传播品牌故事。
- 亲子烘焙坊:记录孩子第一次做饼干的视频
- 健身房:拍摄会员训练前后对比照
- 书店:分享改变人生的那本书
任务类型 | 参与率 | 转化效果 |
单纯抽奖 | 18%-25% | 平均客单价提升30元 |
故事征集 | 42%-55% | 连带销售增长65% |
二、成长见证型任务
耐克跑步APP的「百公里感恩挑战」就设计得很巧妙。用户累计跑满100公里就能解锁限定版电子勋章,这个任务既符合品牌调性,又让用户产生「养成系」的成就感。
三、公益助力型任务
记得天猫超市搞过「每单捐1元」的活动,顾客可以自选公益项目。数据显示,73%的参与者会主动分享捐赠证书到朋友圈,这种任务设计把商业行为转化成社会价值。
四、创意互动型任务
必胜客去年推出的「披萨表情包大赛」让我印象深刻。顾客用食材在披萨上创作表情包,获奖作品真的被做成限定款。这种任务把产品变成创作载体,参与感爆棚。
- 奶茶店:用吸管搭建创意造型
- 文具店:手账拼贴挑战赛
- 花店:鲜花保鲜妙招征集
五、知识共享型任务
知乎的「专业回答兑礼品」活动就很聪明。用户在特定话题下产出优质内容,既能获得实体奖品,又充实了平台内容库,可谓一箭双雕。
平台 | 任务形式 | 内容增量 |
下厨房 | 菜谱视频教学 | 3200+新菜谱 |
keep | 健身经验帖 | 18000+篇干货 |
六、社交裂变型任务
瑞幸咖啡的「咖啡车接力」活动设计得很妙。用户邀请3位好友组队,每人完成指定消费就能解锁团队奖励。这种任务利用社交关系链,把单客转化成消费小组。
七、场景延伸型任务
宜家去年尝试的「旧家具改造大赛」很有意思。顾客上传改造作品,点赞量高的获得购物卡。这个任务既促进二次消费,又强化了品牌环保理念。
八、数据沉淀型任务
京东的「年度消费报告」生成任务就是个经典案例。用户分享个性化数据报告可参与抽奖,既增加用户粘性,又为精准营销积累数据。
看着小区门口水果店新挂出的「帮老板娘想广告语」活动海报,不禁想起《体验经济》里说的:未来所有的生意都是情绪价值的交换。好的感恩活动任务,说到底就是给顾客一个愿意参与的理由,让冷冰冰的交易变成有温度的记忆。就像上周看到李阿姨在超市认真拍商品摆放的样子,她说要参加陈列创意比赛,那劲头比年轻人还足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