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彩虹和布丁哪个厉害?一场关于手感的玄学辩论
凌晨三点半,我第18次在决赛圈被彩虹弹飞的时候,突然意识到——这俩小东西的强弱根本不是数据能说清的。就像争论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哪个更好吃,最后只会演变成枕头大战。
先拆开包装盒看看基本参数
官方给的数据表我贴在墙上研究了整晚(泡面汤溅到纸上那种):
属性 | 彩虹 | 布丁 |
基础重量 | 2.3单位 | 2.1单位 |
弹跳高度 | +5% | -3% |
碰撞体积 | 标准 | 缩小8% |
看到没?布丁就像穿XS码的体操选手,彩虹则是穿L码的篮球运动员。但真正打起来...
实战中的五个诡异现象
我记录了200场对战笔记(其中30场是在马桶上写的),发现些反常识的情况:
- 彩虹的玄学弹射:在边缘地带被撞时,经常出现违反物理规则的45°角弹道
- 布丁的黏连效应:连续碰撞时会产生蜜汁吸附感,像被糖浆缠住
- 滚筒关卡里彩虹总比布丁多滚半圈,但登山车关卡布丁又莫名稳如老狗
- 两人同时使用翻滚技能时,碰撞判定框会出现0.3秒的重叠漏洞
- 夜间模式下的彩虹会有1-2像素的视觉残留,导致预判失误
手感派玩家的神秘学报告
采访了六个常驻巅峰赛的玩家(请他们喝了奶茶),得到的反馈完全分裂:
"彩虹用着像穿了气垫鞋,布丁就像光脚在冰上跑"——这是戴耳机的音游党
"布丁的hitbox绝对有问题!我闪电鞭每次都抽空"——某个坚持用武术术语的暴躁老哥
最绝的是有个用绘画板操作的妹子说:"彩虹的轨迹像蜡笔画,布丁像水彩,我跟着肌肉记忆走"
藏在代码里的魔鬼细节
根据《蛋仔物理引擎白皮书》的附录说明(第47页小字部分),这俩角色其实共享90%的底层逻辑,但有两个关键差异:
- 空气阻力系数采用了不同算法
- 与金属材质的摩擦参数有0.02的偏差
这解释了为什么在水滑梯地图布丁总是快0.5秒,而在齿轮擂台彩虹更容易卡位。不过...
版本更新的蝴蝶效应
上个月调整了弹性衰减公式后,布丁在连续弹跳时会出现能量亏损。但三天前热修复的补丁又让彩虹的翻滚冷却增加了1帧。现在高端局出现个邪道玩法——带彩虹皮肤用布丁碰撞音效(别问我怎么做到的)
凌晨四点的阳光照在屏幕上,我突然悟了:这就像比较筷子和叉子哪个更好用,关键看你吃的是面条还是牛排。有玩家在熔岩地图用布丁创造了三连冠纪录,也有人在障碍赛用彩虹实现100%胜率。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如果同时选中彩虹和布丁,loading界面它们会偷偷碰一下耳朵。这个彩蛋我赌五毛钱没几个人触发过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