滴滴平台线上宣传活动的受众到底是谁?
早上八点的北京国贸地铁站,穿西装的年轻人边啃煎饼边刷新手机。三分钟后,一辆白色轩逸停在他面前——这个场景每天都在数百个城市重复上演。作为国内出行市场的领头羊,滴滴的线上宣传活动就像精准投放的巡航导弹,总能找到需要它的人群。
一、谁在盯着手机等优惠券?
根据2023年《中国移动出行行业发展报告》,滴滴核心用户呈现明显的"三明治结构":
- 18-25岁大学生:占比31%,日均打开App4.2次
- 26-35岁职场新人:占比42%,月均消费287元
- 45岁以上中年群体:占比27%,偏爱预约用车服务
用户类型 | 活跃时间段 | 优惠敏感度 | 交通工具偏好 |
高校学生 | 22:00-24:00 | ★★★★☆ | 拼车/快车 |
都市白领 | 7:30-9:00 | ★★★☆☆ | 专车/优享 |
商务人士 | 全天候 | ★★☆☆☆ | 礼橙专车 |
二、藏在出行数据里的小秘密
上周遇到个有趣案例:某三线城市运营经理发现,当地用户突然集体在下午三点叫车去商场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是滴滴和万达做的"观影立减"活动,把周末宅家的年轻人都炸出来了。
三、不同城市的不同脾气
早高峰的深圳科技园,程序员们叫车去腾讯大厦;周末的成都春熙路,打扮时髦的姑娘们拼车去网红火锅店。根据交通部数据,滴滴用户呈现明显地域特征:
- 一线城市:通勤刚需占68%
- 新一线城市:娱乐出行占54%
- 三四线城市:就医/接送占比突出
四、优惠券不是万能钥匙
去年滴滴在杭州做过实验:给同一批用户推送两种优惠——5折券和"雨天备用金"。结果发现,商务用户更吃备用金这套,而学生群体对折扣力度更敏感。这就像请客吃饭,得知道对方是爱吃麻辣烫还是法式大餐。
活动类型 | 年轻群体参与率 | 中年群体参与率 | 留存提升 |
限时折扣 | 82% | 37% | +15% |
会员积分 | 46% | 68% | +22% |
场景营销 | 71% | 63% | +18% |
晚风裹着烧烤香气从车窗钻进来,导航提示还有500米到达目的地。司机师傅的手机突然响起新活动通知,后座的乘客几乎同时收到优惠提醒——这个瞬间,就是线上宣传活动最生动的落地场景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