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到底算几A游戏?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,突然想到个特无聊但又特较真儿的问题:《阴阳师》这游戏到底算几A级别?你说它画面精致吧确实能打,但要说3A吧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干脆爬起来翻资料查数据,今儿就跟大伙儿唠明白这事儿。

先得搞明白什么叫"几A游戏"

这词儿最早从好莱坞电影分级来的,后来被游戏圈拿来瞎用。现在普遍认同的标准是:

  • 开发成本:至少几千万美元起步
  • 团队规模:100人以上团队做两三年
  • 技术水准:同时代顶尖画面和引擎
  • 商业表现:全球发行+现象级销量

但手游圈压根没这套标准!就像你拿米其林标准评价路边摊烧烤,不是一回事儿啊。

把阴阳师拆开了看

1. 烧了多少钱?

网易从来没公布具体数字,但业内人士估算:

研发成本 约3000-5000万人民币
美术外包 占总支出的60%以上
声优阵容 中日顶级CV打包价

对比下,《荒野大镖客2》开发成本8亿美元——这差距就像煎饼果子和满汉全席。

2. 技术力到底啥水平?

2016年刚出的时候确实惊艳,但引擎用的是Unity魔改版,跟寒霜、虚幻这些差着辈分。最牛的是他们的动态立绘技术,让式神卡面会眨眼会呼吸,但这属于美术取巧不是技术突破。

3. 团队规模对不上号

核心团队就30来人,巅峰时期也不到100人。跟育碧做《刺客信条》动辄千人团队比,相当于小区篮球队打NBA。

那些容易被误解的点

很多人觉得:

阴阳师算是几a游戏

  • "画风精致=3A" —— 其实独立游戏也能做到
  • "氪金多=大制作" —— 这是商业成功不是制作规格
  • "日本声优=高成本" —— 在手游里算标配了

最要命的是持续运营这个变量。主机3A游戏像拍电影,做完了就完了。但阴阳师这五年更的内容量,早超过最初版本的十倍不止。

硬要分类的话...

参考手游行业的野路子分级:

S级 全球爆款+年流水30亿+
A级 国民级手游
B级 细分领域头部

按这个算,阴阳师妥妥的S级手游,但跟传统3A压根不是同一个评价体系。就像你不能问螺蛳粉是几星米其林,它走的是另一套江湖标准。

玩家真正在乎的是什么?

半夜跟公会里老哥唠这个,人家原话:"管他几A,能让我蹲厕所时抽卡出货就是好游戏"。确实啊,评判标准应该是:

  • 有没有让你熬夜等更新
  • 抽卡时手抖不抖
  • 退坑后会不会想念

现在看阴阳师更像个文化产品,同人创作、声优梗、式神考据这些衍生内容,早超出游戏本身了。上次漫展看到十个cos不知火的,这影响力某些3A还真比不上。

写到最后发现咖啡都凉了。其实几A根本不重要,就像你不会因为米其林评级才觉得妈妈做的饭好吃。游戏嘛,能让人愿意为它熬夜秃头,就是最大的成功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