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世界刚发售时的售价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我的世界刚发售时的售价:一段被遗忘的定价史

凌晨三点,我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,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用零花钱买《我的世界》的下午。那时候谁能想到,这个像素方块游戏会成为文化现象?但关于它最初的售价,网上信息乱七八糟,连维基百科都说得模棱两可。干脆扒开硬盘里积灰的开发日志和古老论坛帖子,把这段定价史理个清楚。

1. 从车库项目到付费测试版

2009年5月17日,Notch在TIGSource论坛扔下个炸弹:"打算给这个建造游戏收点钱,毕竟服务器租金都快付不起了。"当时还叫"Cave Game"的测试版,定价策略简直随性得像菜市场讨价还价:

我的世界刚发售时的售价

  • Alpha版:2009年6月13日-12月20日,9.95欧元(约合14美元)
  • 买断承诺:"现在付钱就能永久玩所有未来版本"——这句后来让Mojang肉疼的保证

我在旧硬盘里翻到张模糊的截图,2009年6月的购买页面简陋得像是钓鱼网站。付款下拉菜单里只有PayPal选项,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是96块钱——当时一碗牛肉面的价钱。

2. 价格跳水与玩家暴动

2010年12月20日Beta版上线,价格突然涨到14.95欧元(约20美元)。论坛瞬间炸锅,有个叫"BlockBoy"的用户发帖:"Notch背叛了早期支持者!"底下跟了三百多楼骂战。但真正戏剧性的在后面:

版本阶段 时间节点 售价(欧元)
Alpha 2009.06-2009.12 9.95
Beta 2010.12-2011.11 14.95
正式版 2011.11.18 19.95

2011年冬天正式版发布时,我在大学宿舍用校园网下载了整整两天。那个19.95欧元的标价换算过来要170多人民币,对穷学生来说简直是巨款。但看看现在手游648抽卡都不眨眼,真是恍如隔世。

3. 区域定价的暗箱操作

我的世界刚发售时的售价

很少有人知道,早期Mojang的定价策略混乱得像没整理的红石电路:

  • 欧元区价格永远比美元区便宜2-3美元
  • 俄罗斯版通过本地代理商卖,折合只要8美元
  • 2012年才出现的中国区定价26.95美元,比国际版贵30%

这导致当时贴吧流行"俄区代购",直到2015年微软统一全球定价。有次Notch在推特被问及此事,他只回了句:"定价?我都是让会计随便填的数字。"(出自《Mojang非官方开发史》)

4. 那些买亏了的神操作

翻着2010年的老帖子,发现玩家们的购买姿势堪称迷惑行为大赏:

  • 有人用300比特币买兑换码(按现价算值1.2亿)
  • 贴吧老哥用10张Q币卡换激活码
  • 最绝的是瑞典玩家用宜家肉丸兑换码——真被Mojang客服接受了

凌晨四点的咖啡已经见底,屏幕右下角跳出Xbox商店通知:《我的世界》最新DLC售价8.99美元。突然想起Notch十年前那句"游戏不该让玩家不断花钱",突然觉得嘴里咖啡变得有点涩。

我的世界刚发售时的售价

(敲键盘声)窗外早起的鸟开始叫了,文档字数停在2873。顺手查了下现在Java版要165人民币——够买当年两个Alpha版还有找零。保存文档时,Steam突然弹出一条史低促销通知,我苦笑着点了关闭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