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移动公司活动增加用户粘性
让用户主动打开APP的12个小秘密:移动公司活动设计实战指南
上个月路过小区营业厅,看见张阿姨举着手机跟工作人员较劲:"这流量包我都领三回了,怎么每次点进去都不一样?"这种场景您肯定不陌生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用户每天要应付20+个APP的通知轰炸,想让用户记住咱家的活动,光靠撒钱可不够。
一、把活动变成用户的生活闹钟
浙江移动去年推出的「早餐打卡计划」特别有意思:用户连续7天在早上7-9点打开APP,就能用1分钱买豆浆油条电子券。三个月后数据显示,参与用户的月均登录次数从4.3次飙升到18.6次。
1. 时间锚点设计范例
- 工作日签到:周三固定发放视频会员体验券
- 节气营销:立秋送流量"消暑包",冬至推通话分钟"暖心礼"
- 支付关联:每月8号话费充值满88元解锁专属权益
传统节日促销 | 用户参与率9.2% | 二次转化率17% |
周期性场景活动 | 用户参与率23.7% | 二次转化率41% |
二、让积分变成看得见的"数字存钱罐"
山东某地市公司做过实验:把积分商城里的"500积分=抽纸一提"改成"每天攒20分,25天后换全家半年的纸巾用量",礼品兑换率直接翻了3倍。用户需要的是可感知的成长路径,就像养电子宠物一样。
2. 积分体系升级方案
- 可视化进度条:充值时显示"再充30元可解锁黄金会员"
- 即时反馈机制:办理宽带业务当场掉落2000积分特效
- 社交属性加成:邀请好友组队积分可享1.2倍加速
三、把营业厅变成邻里社交中心
成都移动春熙路营业厅每周三下午的"银发课堂"特别火爆。李大伯现在会教其他老人用视频彩铃:"上次我孙子看到我的戏曲彩铃,专门从学校打电话来夸!"这种自发传播的力量,比任何广告都管用。
传统促销活动 | 人均停留4分钟 | 业务转化率8% |
场景化社交活动 | 人均停留27分钟 | 业务转化率35% |
四、让用户感觉自己被"特殊对待"
广东移动有个「生日特权」设计得很妙:用户生日当天,拨打前三个号码自动享受免费通话。王女士说:"现在每年生日都会接到老同学的电话,这个小心思让人暖暖的。"
3. 个性化服务触点
- 套餐到期前7天推送定制续约方案
- 夜间流量大户自动获得"熬夜追剧礼包"
- 返乡务工人员触发"家乡号卡"办理绿色通道
最近注意到某运营商在小区电梯里贴的公告:"本周五下午3点,7号楼张叔叔要来教手机照片备份技巧"。这种带着烟火气的运营,或许就是提升粘性的终极答案。毕竟,人们永远会为那些能融入生活场景的服务买单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