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年春节慈善义卖活动
狗年春节慈善义卖活动:让年味更有温度
腊月廿三刚过,街角王阿姨的炒货铺就挂上了红灯笼。我抱着刚买的糖瓜往家走,看见社区公告栏新贴的「戌狗迎春·爱心义卖」海报,几个放学的小孩正踮着脚往登记表上写名字。这让我想起去年义卖会上,那个用旧毛线织了三十个狗窝的刘奶奶——她说:"狗年嘛,流浪狗也该过个暖和年。"
今年义卖有什么新花样?
活动筹备组的李主任告诉我,今年特别设置了「时光捐赠」专区。社区老人们把珍藏的老物件拿出来,像1970年代的搪瓷狗食盆、1998年抗洪搜救犬的纪念项圈,每个老物件都带着故事。"上周收了个特别的老黄历,"李主任翻着登记册说,"主人要求买主必须承诺除夕夜给流浪动物加餐。
项目 | 2017年(鸡年) | 2018年(狗年) |
参与家庭 | 327户 | 502户(截至1月20日) |
宠物用品占比 | 18% | 41% |
特殊展区 | 无 | 时光捐赠区/萌宠才艺区 |
亲手给毛孩子做年夜饭
食品学院的志愿者们开发了三款宠物营养餐,现场教学制作方法。我试做了"五谷丰登"套餐,材料都是人可食用的:
- 鸡胸肉丝(低盐风干)
- 胡萝卜粒(蒸至半熟)
- 燕麦片(无糖即食型)
义卖地图藏着小心思
今年场地设在老棉纺厂改造的文创园,布局暗合狗爪印形状。五个主要区域:
- 爪心区:手工艺品
- 肉垫区:食品饮料
- 掌纹区:书画藏品
- 指甲区:宠物用品
- 肉球区:互动游戏
负责动线设计的张工程师透露个秘密:"每个区域的地面都掺了猫薄荷粉末,逛到特定位置时,流浪猫狗会主动来和客人互动。"这招让去年领养率提高了23%,数据来自《城市流浪动物保护蓝皮书》。
当传统年俗遇上现代公益
写春联的摊位前,书法家老周正在教金毛犬"平安"用爪子蘸墨。虽然最后呈现的是抽象派作品,但围观人群里不断响起扫码支付的提示音。隔壁的手工达人教孩子们用红包壳改制狗玩具,废旧毛线缠成的球体里藏着铃铛,一摇就发出清脆响声。
夕阳西下时,义卖场飘来糖炒栗子的香气。志愿者小陈捧着刚出炉的栗子告诉我,他们特意调整了配方:"去掉了所有对狗狗有害的添加剂,连包装纸都改用可降解材料。"说着蹲下身,给路过的小土狗剥了颗栗子,那狗儿居然像模像样地作了个揖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