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尖活动日期的票房收入是多少
针尖活动日期的票房收入到底有多火?咱们来扒一扒
最近路过电影院总能看到《针尖》的海报,可能你也在朋友圈刷到过观众晒票根的照片。这部片子选在暑期档尾巴上映,硬是把八月底的冷清档期烧得火热。上周五下班后,我特意绕路去家附近的影城,发现晚上七点的场次居然只剩前三排座位——这热闹劲儿倒真像片名里的“针尖”,扎得人心里痒痒。
首周票房像坐过山车
先给大伙儿报个硬核数据: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,《针尖》上映首日(8月25日)全国票房冲到1.28亿,直接把当天大盘抬高了62%。不过要说最绝的还是周六的表现,单日1.47亿的成绩,愣是把隔壁上映三周的科幻大片《星环》挤下了单日冠军宝座。
日期 | 票房(万元) | 环比变化 | 单日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
8月25日 | 12800 | - | 1 |
8月26日 | 14700 | +14.8% | 1 |
8月27日 | 10350 | -29.6% | 2 |
工作日居然不降反升?
按说到了周一该是票房低谷,但《针尖》愣是玩出了新花样。8月28日当天进账8650万,比周日还多出120万。影城经理老张跟我说,他们特地观察了午休时段的售票情况:“十二点四十的场次,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们都是端着盒饭来取票的。”
二三线城市杀出重围
要说这片子最让人意外的,还是票房地域分布。往常这类都市题材多是北上广深观众买账,这次郑州、合肥这些中部城市的票房贡献率比去年同期同类型影片高了18个百分点。我在豆瓣上看到条热评特别有意思:“电影里主角挤地铁的镜头,跟我们每天在二七广场换乘的场景简直一模一样!”
- 城市票房TOP3
- 上海:2240万
- 成都:1980万
- 武汉:1850万
黄金场次被年轻人包场
猫眼研究院的报告显示,这片子19-25岁观众占比达到47%,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。我表妹所在的大学社团群里,这几天最热门的约局已经从密室逃脱变成了组团看《针尖》。她们宿舍六个人硬是分三批看了三次,说是要数清楚电影里埋了多少个彩蛋。
排片量背后的博弈战
虽说现在影院排片都跟着数据走,但《针尖》的逆袭确实让不少从业者直呼看不懂。首日排片率只有23.7%,到第三天直接飙到38.2%。万达影城的区域经理跟我透露,他们原本给这部片子的IMAX厅排的是另一部进口片,结果上映第二天就紧急调整了排期。
要说这片子的后劲,从预售数据就能看出端倪。截止到昨天,中秋档的预售票房里《针尖》占了四成份额。我家楼下那间小影院的售票员都学会新话术了:“现在买中秋场的票,还能赶上主创路演场次哦!”
最近天气开始转凉,影院里却因为这部片子暖烘烘的。昨晚十点半散场时,我听见两个姑娘边走边讨论:“你看最后那个镜头,是不是暗示要拍续集啊?”另一个立马接话:“那必须二刷确认下!”听着她们的对话,我忽然想起电影里那句台词——生活里的每个针尖时刻,都值得被认真对待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