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益改善活动:3个真实案例告诉你如何啃下硬骨头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车间主任老张最近总盯着墙上的生产看板发愁,手里的茶缸都忘了续水。他们厂的机加工车间上月报废率飙升到8.3%,这可是十年来的最高纪录。正当他薅着日渐稀疏的头发时,隔壁电子厂的老王神秘兮兮地说:"试试精益改善呗,我们去年靠这个把装配时间砍了四成。"

一、汽车零部件厂的绝地反击

位于长三角的某变速箱壳体加工厂,2019年突然接到主机厂的最后通牒:要么三个月内把产品合格率从82%提到95%,要么退出供应商名单。车间主任李建国记得,当时车间里堆满返修件的场景就像"金属垃圾场"。

1.1 价值流里的隐藏金矿

他们用价值流图把整个生产流程拆解成23个工序,发现三个致命伤:

  • 铣削工序等待时间占作业时间的68%
  • 质检环节重复检测4次相同参数
  • 物流通道存在200米"折返跑"

当把设备布局改成U型生产线后,最直观的变化是物料搬运距离从350米骤降到82米。那个总爱在车间骑平衡车的物料员小刘开玩笑:"这下我的车要生锈了。"

精益改善活动:案例研究:成功实施精益项目

指标 改善前 改善后 数据来源
单件加工时间 127分钟 89分钟 《中国机械工程》2021
日均产出 320件 510件 厂方生产报表
质量成本 13.2元/件 4.7元/件 财务审计报告

二、食品厂的保鲜攻坚战

某酸奶企业华北工厂的冷藏库里,每天都有价值2.3万元的临期产品被销毁。生产经理赵敏在启动会上拍桌子:"这次改善要是失败,咱们就等着喝自己产的酸奶洗澡吧!"

2.1 用数据破局

他们用帕累托图分析发现,包装环节损耗占总损失的61%。当在灌装线加装视觉检测系统后,那个总被诟病的"漏封缺陷率"从3%直降到0.2%。现在工人们都说:"机器比老质检员孙师傅的眼还毒。"

三、医院急诊室的生死时速

谁也想不到,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会借鉴丰田的生产方式。护士长周倩还记得那个暴雨夜,候诊区挤满发热患者,分诊台的血压计都被碰掉三次。

3.1 看不见的流程再造

通过制作患者流动热力图,他们发现三个卡点:

  • 抽血与CT检查存在40分钟等待空窗
  • 急救药品存放点设置不合理
  • 病历填写重复信息达12项

当把心电图机从三楼搬到抢救室隔壁后,那个总爱抱怨的住院医小王终于露出了笑容:"现在抢心梗病人,能比之前快出个黄金4分钟。"

窗外的梧桐树开始飘落第一片黄叶时,车间主任老张的生产看板上,报废率已经稳定控制在2.8%。他端着新泡的龙井对来访者说:"这精益改善啊,就跟老中医把脉似的,找准穴位才能针到病除。"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