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赞活动到底有没有学历限制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上周三中午吃饭时,老张突然把手机怼到我面前:"快看这个集赞换烤箱的活动,要求里写着'本科及以上学历优先',现在点赞都要看文凭了?"我夹着红烧肉的筷子悬在半空,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。
一、平台白纸黑字怎么说
翻遍微信、抖音、小红书三大平台的《活动运营规范》,发现个有趣现象。微信2023年新版规则第8.2条明确写着:"不得设置与活动本质无关的参与门槛",而抖音的《电商活动管理细则》里用了个更妙的说法——"参与资格应符合普罗大众的基本特征"。
平台 | 相关条款 | 学历限制表述 |
---|---|---|
微信 | 《2023年公众平台运营规范》8.2条 | 禁止设置无关门槛 |
抖音 | 《电商活动管理细则》第三章 | 应符合大众基本特征 |
小红书 | 《社区商业公约》2.0版 | 不得设置歧视性条款 |
1.1 那些年我们见过的奇葩案例
记得去年某英语培训机构搞的"集赞送课程"活动吗?他们要求参与者提供学信网截图,结果被网友戏称为"最卷点赞"。更绝的是某高端健身房,去年国庆活动明确写着"硕士学历可多领10张体验券",后来悄悄撤掉了这条说明。
二、藏在细则里的文字游戏
仔细看活动页面最下方那行小字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表述:"主办方保留最终解释权"。某数码产品抽奖活动就玩过这招,表面说"全民参与",实际兑奖时要求提供学历证明,理由是"确保中奖者具备产品使用能力"。
- 常见话术1:"目标用户群体匹配"
- 常见话术2:"提升活动质量"
- 常见话术3:"优化用户体验"
2.1 真实数据说话
我托在市场调研公司工作的同学搞到组数据:2022年教育类产品集赞活动中,23%设置了隐性学历门槛;而美妆类活动这个比例只有4%。最夸张的是某知识付费平台,居然要求参与者填写毕业院校才能激活点赞资格。
三、当法律遇上点赞
消费者协会的王主任跟我透露,他们去年处理过12起相关投诉。最有意思的是那个专升本在读的小伙,因为活动方不认可他的"在读证明",最后愣是拿着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16条去理论,成功领到了奖品。
司法裁判文书网上能找到个经典案例:2021年某婚恋APP集赞活动因要求"985院校毕业"被起诉,法院判决书里写着:"将学历与民事权利绑定,构成不当限制"(参见(2021)沪0105民初12345号判决书)。
四、普通人的应对指南
下次看到心仪的活动,别急着转发。先做三件事:
- 截图保存活动规则
- 查看小字说明
- 私信主办方确认
上次帮邻居李阿姨操作个母婴用品的集赞,她只有初中学历。我们照着活动页面的客服电话打过去,对方支支吾吾半天,最后说了句"那您先把赞集够吧"。果然兑奖时根本没人提学历的事,白白担心好几天。
4.1 商家的小心思
和做市场策划的老同学喝酒,他吐露真言:"哪是真要卡学历,就是制造焦虑让用户自觉转发。"他们公司上次搞的那个"硕士专属"集赞活动,实际参与人群中本科生占61%,大专生也有23%。
窗外飘来烧烤摊的香味,想起上周帮楼下小餐馆做的集赞活动。老板娘大字不识几个,却在三天内攒了500多个赞。"管他什么学历,会扫码会转发就是好顾客",她边烤鸡翅边说的话,倒比很多专家报告都实在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