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的街头巷尾,常听到家长们在茶餐厅边叹奶茶边讨论:「今年幼稚园学费又涨了,好在教育局有补贴...」这样的对话,正反映出香港教育体系中的「隐形帮手」——政府的教育支持政策。
开学不用愁的「现金补贴包」
每逢开学季,深水埗的文具店老板陈生总会发现个有趣现象:「好多家长会先问『边款书包在补贴范围内』,再慢慢挑款式。」这说的正是学生津贴计划——每年向每位学生发放2500港元,覆盖幼稚园到高中阶段。
- 覆盖人群:所有本地学校在读生
- 申请方式:学校统一申报
- 到账时间:每年10月底前
跨境学童专享福利
家住深圳的港籍学生张小明,每周五天要经福田口岸上学。针对这类跨境学童,政府特别设置交通津贴计划,每年最高可获1.2万港元补助。口岸附近的保姆车公司王师傅说:「现在每车能坐满20个孩子,九成都拿着津贴乘车。」
教科书费减免计划
油麻地某书局老板林太透露:「政府教科书津贴名单里的练习册,每年开学前就会卖断货。」根据《2023年教育资助白皮书》,这项政策已惠及全港76%中小学生。
年级段 | 最高资助额 | 覆盖科目 | 数据来源 |
小学 | 2800港元 | 中英数常 | 教育局年报 |
初中 | 3850港元 | 全科(含通识) | 教统会文件 |
高中 | 4200港元 | 选修科目优先 | 财政预算案 |
校舍升级进行时
走过北角的某所「火柴盒小学」,会发现外墙搭着施工架。这是校舍改善工程计划的现场,政府每年拨款18亿港元用于学校硬件升级。正在操场监工的陈工程师说:「最忙时要同时改造30间学校的空调系统。」
特殊教育新气象
在屯门特殊学校任教的李老师提到,今年新增的辅助器材资助项目让教学更顺畅:「以前要等几个月才能申请到沟通板,现在两周就能到货。」根据社会福利署数据,这类专项资助额度三年间增长了47%。
教师进修的隐形翅膀
在铜锣湾的教师进修中心,常能看到下班后赶来听课的老师们。他们参加的专业发展计划可报销80%学费,教育局还与港大、教大合作推出78个认证课程。中学教师吴sir刚完成人工智能教育课程:「学会用编程教数学,学生听课眼睛都发亮。」
放学后的守护者
观塘社区中心的托管班,每天下午四点就会坐满写作业的孩子。这是课余托管资助计划的成果,政府按参加人数给机构补贴。负责社工阿珍说:「每个孩子每月家长只需付300元,包含晚餐和作业辅导。」
夕阳西下,九龙城的补习街亮起霓虹灯。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抱着政府补贴的电子学习器,三三两两讨论着周末要去新开的STEM教育中心体验课程。叮叮车驶过教育局大楼,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着最新一轮教育券申请倒计时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