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春节活动有哪些精彩瞬间?带你感受街坊邻里的烟火气
一、传统表演里的年味儿
腊月二十八这天,东湖社区广场飘着糖炒栗子的香气,张大爷踩着高跷扮成财神爷,大红袍子被风吹得鼓鼓的。他手里那串铜钱道具叮当作响,孩子们追着要摸"财神"的胡子沾福气。据《中国传统节日志》记载,这种民间扮相已延续六百余年。
- 舞龙队:12名退休工人组成的金龙,龙须用真正的马尾毛编织
- 皮影戏:非遗传承人王师傅带着《孙悟空闹春》新剧本
- 戏曲联唱:越剧《五女拜寿》选段引发全场大合唱
二、创意互动游戏引爆笑声
桂花苑小区的智能春联打印机前排起长队,李阿姨举着刚打印的嵌名对联直乐:"上联'抖音刷出全家福',下联'快递送来四季春',横批真是绝了——'WiFi满格'!"
活动类型 | 参与人次 | 最受欢迎项目 |
传统灯谜 | 327人 | "春节三日去云南"(打一字) |
科技体验 | 458人 | AR扫福字集五福 |
三、厨房飘香里的温情时刻
碧水社区活动室里,来自湖南的刘奶奶正在教年轻人做糖油粑粑。她边揉糯米团边念叨:"要顺时针转三十六圈,这样口感才糯。"对面的山东大叔不甘示弱,现场表演单手捏花馍的绝活。
四、手作工坊的匠心传承
在紫藤街道的文创市集,大学生志愿者小林正在教孩子们用粽叶编小兔子。5岁的朵朵举着歪歪扭扭的作品扑向妈妈:"这是给奶奶的生肖礼物!"旁边的绒花制作区,七八个阿姨讨论着怎么改良传统配色。
- 环保材料:废旧红包改造灯笼
- 创新工艺:3D打印生肖挂件
- 跨界融合:汉服小姐姐教簪花制作
五、暖意流淌的社区互助
除夕当天,凤凰城物业小王抱着保温箱挨家送饺子。独居的赵教授收到三鲜馅饺子时,眼镜片上起了雾气:"这比我儿子单位发的年货还贴心。"据社区值班记录,春节期间共有23户空巢老人收到邻居送的年夜饭。
夜幕降临时,不知谁家阳台飘出《难忘今宵》的旋律。楼下玩耍的孩子们数着星星,约定明年还要一起在社区小广场放仙女棒。春风拂过单元楼门口的对联,把"平安喜乐"四个字轻轻掀起又缓缓放下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