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当劳AR托盘垫纸活动有没有专人管?我蹲了3家店终于搞明白了
上周五带侄子去麦当劳吃开心乐园餐,刚坐下就发现托盘纸上多了些花花绿绿的图案。小家伙拿着手机一扫,突然蹦出个会跳舞的汉堡小人,把他乐得薯条都顾不上吃了。这让我突然好奇:这些酷炫的AR效果,到底有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背后撑着?
一、藏在餐盘纸里的黑科技
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店开始,麦当劳就在全国铺开了AR托盘垫纸。根据《北京商报》报道,这项技术是与腾讯AR团队联合开发的,扫描特定图案就能触发10秒左右的3D动画。不过要说实际运营,每家店的情况还真不太一样。
服务环节 | 工作人员类型 | 出现频率 |
技术维护 | 总部技术团队 | 每月1次远程巡检 |
现场指导 | 值班经理 | 高峰期每小时巡查2次 |
设备调试 | 外包工程师 | 突发故障4小时内到场 |
1. 技术团队藏在手机里
我在朝阳大悦城店遇到的值班经理小林透露,他们店没有专职AR专员,但每个员工都受过基础培训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,可以直接通过企业微信联系总部技术支援,响应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内。
2. 清洁阿姨的隐藏技能
国贸三期店的经历更有意思。中午用餐高峰时,我看到穿围裙的保洁王姐在教几个白领怎么扫描图案。她不好意思地说:"上个月区域经理刚给我们补过课,说现在这个AR也算服务考核指标。"
二、三种店型的服务差异
- 旗舰店:配备1名数字化体验员
- 常规店:由值班经理兼任
- 交通枢纽店:外包给第三方公司
王府井步行街的麦当劳未来智慧餐厅就属于旗舰店配置。他们的体验员小张每天要检查35个AR触发点,还要记录顾客的互动数据。当我问他是不是专门岗位时,他笑着掏出工牌:"我本职是IT运维,AR这块算是新增的KPI。"
深夜时段的特别情况
凌晨1点在簋街店看到的场景让我意外。虽然店里只有两个员工,但每张桌子都贴着醒目的二维码提示。值班的小哥说这是上个月刚升级的系统:"现在遇到问题,扫码就能直接视频连线技术支持,比打电话快多了。"
三、顾客不知道的幕后故事
根据知乎上某位自称麦当劳区域经理的爆料,AR活动的运维其实分三个层级:
- 总部的数字营销部负责内容更新
- 各城市的督导团队做硬件维护
- 门店员工进行日常监测
我在三里屯店就亲眼见过督导工作。穿黑西装的陈督导拿着特制设备扫描每个餐盘纸,他解释说这是在检测「AR触发成功率」:"如果某张纸的扫描成功率低于85%,就要立即更换。"
学生兼职的新任务
大学生兼职的小刘跟我吐槽,现在排班时都要多问句:"今天需不需要AR班?"这类班次要提前半小时到店,专门检查设备和补充说明卡,时薪会比普通班高3块钱。
四、突发状况处理实录
在双井家乐福店遇到的情况最有说服力。当时三个顾客同时反映AR无法触发,值班经理的处理流程很专业:
- 立即重启店内的WiFi放大器
- 用测试手机检查所有垫纸
- 给受影响的顾客赠送圆筒冰淇淋
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,期间经理胸前的对讲机一直在响,应该是和上级保持沟通。这种应变能力,显然不是临时工能达到的水平。
藏在收银台的秘密武器
多数门店收银台下都有个「AR急救包」,里面装着备用二维码贴纸、设备检测工具和快速操作指南。有次遇到系统升级,我看到经理边对照指南边操作,5分钟就恢复了正常。
走出最后一家店时,正好看到送货员搬进来印着腾讯云标志的箱子。穿着麦当劳制服的员工在签收单上写着:"AR内容服务器组件-第3季度更新包"。这大概就是现代餐饮业的魔力,看似简单的互动体验,背后是无数人的协作接力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