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翻设定集时,突然好奇舞女到底叫啥名
昨晚整理游戏资料到半夜,突然发现个离谱的事儿——我玩了四年《第五人格》,居然想不起舞女全名叫什么。这感觉就像天天喊楼下早餐铺"王阿姨",结果某天发现人家姓李。趁着这股较真劲儿,我把官方设定集、角色推演笔记全翻出来查证,顺便把容易混淆的角色名都理了理。
一、被玩家叫错最多的角色名
游戏里至少有五个角色总被张冠李戴,先列个表给大家避坑:
常被叫错的名字 | 正确全名 | 离谱错误案例 |
舞女 | 玛格丽莎·泽莱(Margaretha Zelle) | 有人记成"玛格丽特酒" |
医生 | 艾米丽·黛儿(Emily Dyer) | 总被叫成"艾玛" |
园丁 | 艾玛·伍兹(Emma Woods) | 和医生名字记混 |
空军 | 玛尔塔·贝坦菲尔(Martha Behamfil) | 被简写成"肯德基" |
祭司 | 菲欧娜·吉尔曼(Fiona Gilman) | 总被拼错"菲奥娜" |
二、舞女名字的完整考据
重点说回舞女。在2018年9月更新的角色档案里,明确写着Margaretha Zelle这个全名。但为什么大家都记不住呢?我琢磨着有三个原因:
- 名字太长:十六个字母的名字,比"慈善家"克利切·皮尔森还多三个字母
- 西语发音拗口:重音在第三个音节ga上,读起来像"玛尔-嘎-蕾-塔"
- 角色标签太强:红舞鞋和八音盒的视觉记忆点远超名字
在《第五人格角色设定集》第47页有个冷知识:泽莱(Zelle)这个姓氏其实致敬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荷兰舞女玛塔·哈里(Mata Hari),她的本名就是Margaretha Zelle。游戏里舞女推演任务中提到的"东方巡演"、"间谍嫌疑"都是真实事件改编。
2.1 容易混淆的版本差异
注意国际服和国服翻译微调:
- 日服:マルガレータ・ツェレ
- 国际服:Margaretha Zelle(保留德语拼写)
- 台服:瑪格麗莎·澤萊(把tha音译成"丽莎")
三、其他角色命名冷知识
查资料时顺带发现些有意思的命名规律:
- 姓氏藏玄机:律师莱利(Riley)在古英语里是"黑麦草地",暗示他出身农村
- 名字玩梗:机械师特蕾西(Tracy)名字源自拉丁语"收割者",和她修机的定位反差萌
- 文字游戏:红蝶美智子(Michiko)的日文名"みちこ"写作"美智子"却读作"蝶"
凌晨四点二十三分的电脑屏光里,我突然理解为什么官方要在游戏里用职业代号了——要是对战时要喊"玛格丽莎快走地窖",舌头绝对会打结。不过知道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后,下次用舞女转圈圈时,总觉得八音盒里藏着个叫Margaretha的姑娘在朝我眨眼睛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