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我试了试用第五人格角色训练AI模型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昨晚赶项目到凌晨一点半,咖啡机已经空了,突然想到个邪门点子——用《第五人格》的角色数据喂给AI会怎样?这游戏我玩了四年,角色技能倒背如流,但还真没见人正经研究过这个。

为什么选第五人格当实验对象?

抽屉里翻出半包受潮的饼干,就着凉水咽下去的时候想明白了三点:

  • 角色机制够复杂:26个求生者+12个监管者,每个角色3-5个专属技能
  • 数据维度丰富:移动速度、交互速度这些数值都是现成的
  • 玩家行为可预测:修机节奏、救人时机这些都有固定套路

具体操作比想象中麻烦

凌晨两点十四分,发现第一个坑——游戏里根本导不出完整数据。最后只能手动整理,参考了2021年网易发布的《第五人格角色平衡性白皮书》,加上自己实测的数据:

角色类型 关键参数 采集方式
求生者 破译速度/治疗时间 训练模式掐表测
监管者 技能冷却/攻击恢复 录像逐帧分析

遇到的三个意外状况

窗外野猫打架的声音特别吵,但都比不上代码报错令人烦躁:

  • 角色「祭司」的通道传送时间会随地图变化,这个参数差点漏掉
  • AI总把「厂长」的傀儡和本体搞混,得单独加特征标签
  • 训练到第三轮才发现忘考虑天赋页影响,又得返工

结果比预期有意思

天亮前最后跑通的那版模型,显示出些反常识的结论:

第五人格角色喂ai

  • AI认为机械师实际强度比T1梯队高17%
  • 在特定地图组合下,「红蝶」追击效率超过「博士」
  • 模型自动发现了「压满救」的最佳时间窗口是61-63秒

冰箱里最后罐冰可乐早就温了,但盯着这些结果突然不困了。可能游戏AI开发最迷人的地方就在这儿——你永远不知道数据里藏着什么鬼才逻辑。楼下早餐铺开始炸油条的声音飘进来,才意识到显示器右下角的时间已经跳到了6:20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