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被抄袭事件回应是真的吗
阴阳师被抄袭这事儿,咱们捋一捋
凌晨三点刷到阴阳师抄袭争议的热搜,泡面都顾不上吃,赶紧翻了一圈资料。这事儿吧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——关键得看证据链怎么摆。
一、事件始末:从玩家截图到官方声明
事情最早是5月12日半夜发酵的。有玩家发现某新游的角色立绘、技能特效和阴阳师里好几个SSR相似度超高,截图对比直接炸了超话。我翻到的实锤包括:
- 阎魔皮肤「冥界之主」:从飘带弧度到发饰分层,90%重合度
- 不知火舞蹈动作:连转身时衣袖的粒子特效都照搬
- 庭院场景构图:樱花树位置、石灯笼间距几乎1:1复刻
网易反应倒是快,第二天中午就发了声明。但重点在于没直接提抄袭,只说「已启动法律程序进行知识产权保护」,这措辞就很值得玩味。
二、法律层面的罗生门
专门咨询了做游戏法的朋友,他边打哈欠边给我科普:
争议点 | 阴阳师方优势 | 对方可能抗辩理由 |
美术著作权 | 有全部角色原画著作权登记 | 主张「常见和风元素」 |
动作设计 | Motion Capture有专利 | 引用传统能剧动作 |
UI界面 | 独创性进度条设计 | 通用日式风格 |
最麻烦的是技能描述这种文字内容——朋友说去年有类似案子,法院认为「造成伤害并附带灼烧效果」这种不算独创表达。
三、玩家社群的显微镜观察
混进十几个游戏群潜伏三天,发现民间侦探们早把时间线扒透了:
- 争议游戏的美术总监被挖出2018年点赞过阴阳师同人图
- 有离职员工爆料项目初期确实要求「参考头部二次元产品」
- 最绝的是某张场景图里,连阴阳师早期版本穿模的bug都完美复刻
不过也有反对声音指出,和风元素本来就容易撞车。我翻到2017年《日本妖怪文化在手游中的运用》这篇论文,确实提到「赤舌」「雪女」这些形象属于公共文化素材。
四、行业内的沉默螺旋
问了好几个游戏公司朋友,发现大家态度出奇一致:
- 小公司美术:「业内换皮早就是潜规则了,但抄到像素级确实离谱」
- 某大厂策划:「网易自己当年...咳咳」
- 外包画师:「现在甲方需求都直接发阴阳师截图说要这种feel」
最讽刺的是,有从业者私下发我两张2015年的阴阳师早期设定图——跟《魔灵召唤》相似度也不低。这行业就像俄罗斯套娃,谁都在说别人抄袭。
五、那些声明里没明说的信息
仔细对比网易前后三次声明,发现个微妙变化:
- 5月13日首声明:强调「独家原创内容」
- 5月15日二次发声:改成「经多年孵化的独特表达」
- 5月18日律师函:只具体列举三个美术元素
懂行的应该能看出来,这明显是法律团队介入后调整了策略。毕竟按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》第四条,美术作品保护的是表达而非思想。
凌晨四点半翻到2019年网易诉《仙语》的判决书,发现他们胜诉关键点在于「角色服装纹样的独创性排列组合」。这次估计也是同样路数——所以你看官方现在重点维权的都是皮肤这种衍生内容。
咖啡喝到底才发现杯底还有昨天剩的饼干渣,就像这破事里总有些扫不干净的细节。法律程序走个一年半载都算快的,最后八成是双方悄悄和解。倒是玩家社区里那些列文虎克们,怕是要把每帧动画都拆成分子级来对比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