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评估鸭蛋活动海报的效果
如何评估鸭蛋活动海报的效果?菜场老板亲测的7个土方法
上个月老张在菜场门口贴了张鸭蛋促销海报,结果三天卖出800斤。隔壁王婶照葫芦画瓢,海报贴了半个月却无人问津。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好久——到底怎么判断海报有没有用?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我的观察心得。
一、肉眼可见的三大硬指标
我家那口子常说:"海报好不好,得看三围数据"。她说的三围其实是:
- 驻足率:上周三上午10点,我掐表数了半小时,23个人在鸭蛋摊前停留超过5秒
- 询问转化率:贴新海报当天,有11个顾客指着海报问"咸鸭蛋怎么腌"
- 行动触发率:最直观的就是扫码领优惠券的人数,上周同比增加40%
指标 | 测量工具 | 参考值(菜场场景) |
---|---|---|
驻足时长 | 现场观察+手机录像 | ≥8秒为有效关注 |
扫码转化 | 带参数二维码 | 日扫码量>20次 |
二、藏在细节里的软实力
上次用了个土法子:在海报边角偷偷粘了片菜叶。三天后发现菜叶被碰掉了17次,说明确实有人凑近细看。还有这些生活场景的验证技巧:
- 雨天检查海报防水性,淋湿面积不超过1/3
- 傍晚观察反光效果,5米外能否看清主文案
- 高峰期后检查海报完整度,破损处多在价格区域
三、街坊邻居的真实反馈
李大妈说:"你们家海报上的咸鸭蛋照片,看着就流油!"但要注意区分客群:
人群类型 | 关注重点 | 验证方法 |
---|---|---|
老年顾客 | 字体大小、价格位置 | 3米外能否看清价格 |
年轻妈妈 | 产品溯源信息 | 扫码查看养殖基地视频 |
四、时间维度的效果衰减
我发现海报效果跟鲜鱼似的,也有保质期:
- 前3天:日均带来23次咨询
- 第4-7天:下滑到15次左右
- 第8天开始:需要更新促销信息维持热度
五、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
老印刷厂赵师傅教我的算法:
- 每张海报成本 ≤ 当日新增利润的5%
- 比如促销带来200元额外收入,海报制作费要控制在10元内
- 更换周期与客流量波动曲线吻合
昨儿个见着卖糖炒栗子的老周,他正用手机拍海报旁边的顾客停留情况。这法子虽然土,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数据分析实在多了。说到底,海报有没有用,得看大娘们掏钱时会不会多问一句:"这鸭蛋是海报上说的那个价吧?"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