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场PR活动如何与媒体合作扩大影响力
商场PR活动如何与媒体合作扩大影响力?这5招你一定要试试
上周路过老城区的星光商场,看到他们正在办周年庆活动。门口摆着三层楼高的巨型蛋糕模型,网红们举着自拍杆在直播,电视台的采访车就停在旋转门旁边。这种热闹场面让我想起去年帮朋友商场策划母亲节活动的经历——当时我们提前两周联系了本地美食公众号,结果活动当天人流量直接翻了3倍。
一、为什么你的商场活动总像在「自嗨」?
去年双十一,某知名商场在抖音投放了20万推广费,结果监控数据显示,75%的观众来自外省市。市场部小王挠着头说:「我们明明定位的是本地中产家庭啊!」这件事暴露出两个关键问题:
- 媒体选择与目标客群错位:就像用渔网在游泳池捞鱼
- 内容传播缺乏层次感:把所有信息揉成团往外扔
媒体类型 | 触达精度 | 成本区间(元/次) | 转化周期 |
本地报纸头条 | 45-55岁人群 | 8,000-12,000 | 3-7天 |
抖音信息流广告 | 18-35岁女性 | 15,000-30,000 | 即时转化 |
社区电梯广告 | 半径3公里住户 | 5,000-8,000 | 7-15天 |
二、找准你的「媒体合伙人」
上个月帮万象城策划亲子主题活动时,我们特意约了本地育儿博主「豆妈」喝下午茶。她随口提到:「现在家长最头疼周末去哪遛娃,要是能边玩边学就更好。」这句话直接促成我们和科技馆的合作,最终活动预约量超预期180%。
1. 传统媒体:别急着说「过时」
《钱江晚报》去年做的读者调查显示,62%的中老年消费者仍相信报纸上的商场促销信息。关键是要把硬广变成「生活服务资讯」,比如在天气版面下方加个「暴雨天室内遛娃指南」。
2. 新媒体矩阵:不是账号越多越好
- 微信服务号:会员专属福利推送
- 抖音直播间:实时展示活动现场
- 小红书:素人探店笔记更易被信任
三、让媒体帮你「讲故事」的秘诀
记得去年圣诞节,银泰城把「寻找圣诞老人」游戏做成连续三天的系列报道。第一天在电台放线索,第二天报纸登解谜提示,最后在微信公众号揭晓获奖名单。这种跨媒体叙事让活动参与率提高67%。
内容形式 | 适合媒体 | 制作周期 | 传播峰值 |
15秒短视频 | 抖音/快手 | 1-3天 | 发布后2小时 |
长图文攻略 | 微信公众号 | 3-5天 | 次日上午10点 |
直播连麦 | 淘宝/京东 | 即时 | 活动进行时 |
四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去年某商场周年庆,明明和电视台约好下午3点采访,结果因为抽奖环节拖延,记者等到4点半还没拍到关键画面。最后新闻片段只剩5秒空镜,市场总监差点被老板骂哭。记住这三个保命原则:
- 给媒体预留弹性时间窗(建议±30分钟)
- 准备备选素材包(雨天方案/人流管控预案)
- 重要环节设置媒体专属机位
五、试试这个「傻瓜式」合作模板
最近给新开的社区商场做开业策划,我们用了这个四步法:
- 提前1个月建媒体沟通群,每周三下午茶时间同步进度
- 给每个媒体定制「报道角度建议书」
- 活动当天设置媒体接待处,提供现磨咖啡和充电宝
- 结束后24小时内发送感谢邮件+独家花絮素材
傍晚路过商场中庭,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在刚搭建的恐龙主题展区拍照,本地生活公众号的小编正在采访带着恐龙发卡的工作人员。收银台那边的队伍排到了化妆品专柜,电子屏上的实时客流数字还在往上跳。吧台服务员笑着跟我说:「今天拿铁都续了三次豆了,媒体老师说要拍到打烊呢。」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