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抄袭武则天了吗
半夜翻史料:阴阳师和武则天的那些事儿
凌晨三点,电脑屏幕的光晃得眼睛发酸。本来在查日本妖怪文化资料,结果浏览器标签页越开越多,最后莫名其妙拐到了「阴阳师抄袭武则天」这个古早话题上。这事儿当年在贴吧闹得挺凶,现在偶尔还能看见有人翻旧账。干脆泡了杯浓茶,把能找到的资料都捋了一遍——
一、这场争论是怎么吵起来的?
2018年《阴阳师》更新「伪神降临」剧情时,有玩家发现反派角色「八岐大蛇」的台词「日月当空,乃敢与君绝」,和传说中武则天自创的「曌」字意境高度重合。更巧的是,游戏里还出现了「女帝」设定和「明堂」建筑,直接点燃了争论。
- 支持抄袭方:台词直接化用武则天典故,女帝人设照搬中国唯一正统女皇帝
- 反对抄袭方:日本也有推古天皇等女性统治者,「明堂」在京都古迹里真实存在
翻当年论坛截图还能看到有人激动地列对比表,但说实话,很多论据现在看都站不住脚。比如把《旧唐书》里「则天皇后武氏」的记载和游戏台词逐字对比,却忽略了日本《古事记》里早就有类似的天照大神传说。
二、关键争议点拆解
1. 那句要命的台词
「日月当空」确实是武则天造「曌」字的典故,《资治通鉴》里写得明明白白。但游戏里这句话出现在八岐大蛇蛊惑巫女时,上下文其实是改编自《万叶集》的和歌:
「天の原 ふりさけ見れば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出でし月かも」
(举目远眺苍穹,那明月是否也曾照耀过奈良的三笠山?)
硬要说抄袭的话,更像是把日本本土的月亮崇拜和中国典故混搭了——这种文化融合在手游里挺常见的,去年某国产游戏用北欧神话不也这么干?
2. 女帝人设重合度
对比项 | 武则天 | 游戏角色 |
登基方式 | 废黜亲子/改国号 | 神降取代原统治者 |
统治特征 | 重用酷吏/造新字 | 操控阴阳术/修改律法 |
历史评价 | 毁誉参半 | 剧情中立场模糊 |
看着像吧?但日本6世纪的推古天皇也是临朝称制的女帝,圣德太子改革那会儿还搞过「冠位十二阶」呢。要说所有强势女统治者都是抄武则天,那《冰与火之歌》的瑟曦太后是不是也得来认亲?
3. 建筑与服饰元素
争议最大的「明堂」在游戏里是祭祀场所,而历史上:
- 洛阳明堂:武则天建造的政治象征,三层圆顶
- 平安京明堂:实际指「朝堂院」,长方形布局
游戏建模明显参考了京都平等院凤凰堂的翼楼设计,屋脊上的金凤凰倒是和唐代风格撞了——但日本飞鸟时代建筑本来学的就是隋唐样式啊!总不能说学弟像哥哥就是抄袭吧?
三、文化挪用的边界在哪?
查资料查到凌晨五点突然想通个事儿:我们真正在意的可能不是「有没有抄」,而是「凭什么抄得这么理直气壮」。《阴阳师》里确实有大量唐风元素,从晴明狩衣的纹样到鬼切的原型「童子切安纲」(这刀本来就和唐朝横刀有渊源),但手游这种商业产品本来就是文化大杂烩。
比较微妙的是,日本学界自己也承认平安时代大量借鉴唐文化。吉川真司在《律令国家的转变》里就写过,连当时的户籍制度都是「模仿唐制而略有更改」。但游戏作为现代创作,把这种历史影响关系直接转化成「中国元素→日本原创」,确实容易让人不舒服。
茶凉了,天也开始泛亮。最后翻到2019年网易的某次开发者访谈,原话是:「我们想呈现的是人类共同的神话想象」。这话说得漂亮,但下次要是能把参考出处写在游戏百科里,或许就没这么多口水战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