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宝年文化传承活动方案
淘宝年「文化传承」活动:让老手艺走进新生活
最近小区门口的王大妈逢人就念叨:“哎哟,我家闺女在淘宝上抢了个刺绣体验包,说是苏绣大师手把手教!现在年轻人怎么突然迷上这些老玩意了?”这话倒是提醒我了——打开手机淘宝,首页那个醒目的「守艺新生」专题,可不就是今年文化传承活动的重头戏?
一、藏在购物车里的非遗密码
要说今年的淘宝文化传承活动,可比往年的非遗大促有意思多了。上周我在直播间看到,龙泉青瓷传承人张老师一边拉胚一边讲南宋官窑的“紫口铁足”特征,弹幕里居然有人问能不能定制星座图案的茶杯,老师傅推了推老花镜说:“行啊,不过得按古法柴窑烧,等一个月成不?”
- 数据说话:根据《2023非遗电商发展报告》,带教学视频的手工艺材料包销量同比激增230%
- 苏州缂丝工作室推出的DIY套装,连续三周稳居手作类目TOP3
- 老字号「朱府铜艺」的十二生肖镇纸,00后买家占比突破40%
(一)年轻人为何买单?
我表弟就是个典型例子。去年双十一他买了套潮牌卫衣,今年却在购物车里塞了徽州毛笔和歙砚。用他的话说:“现在穿AJ不算潮,能写一手好瘦金体才叫酷。”
项目 | 2022年数据 | 2023年数据 | 数据来源 |
非遗商品搜索量 | 日均12万次 | 日均38万次 | 淘宝指数 |
90后购买占比 | 27% | 53% | 阿里研究院 |
非遗直播观看量 | 1.2亿人次 | 3.8亿人次 | 淘宝直播白皮书 |
二、今年玩法藏着哪些小心机?
要说今年活动设计确实花心思,上周我帮老妈抢了个“古法酱油酿造体验”,居然要每天签到打卡才能解锁制作工序。老太太现在天天戴着老花镜研究手机,昨天还问我:“闺女,这个‘晒足180天’的进度条到哪了?”
(二)商家端的创新打法
景德镇陶瓷商家「泥火传奇」的运营总监小林跟我透露,他们专门开发了AR拉胚教学功能。用户扫码就能看到虚拟的制瓷师傅手把手指导,据说退货率直接降了15个百分点。
- 沉浸式体验:东阳木雕的3D定制服务,用户上传照片就能生成浮雕设计图
- 跨界联名款:荣宝斋×泡泡玛特的水墨盲盒,上线10分钟售罄
- 场景化营销:端午期间推出的「古人书房套装」,包含徽墨、宣纸和青铜器造型手机支架
三、文化传承的现代方程式
楼下菜鸟驿站的张姐最近总抱怨:“现在收的包裹净是稀奇古怪的,昨天有个山东来的包裹,拆开一看是丈八长的潍坊风筝骨架。”她不知道的是,这个月传统风筝销量同比涨了170%,光曹氏风筝第六代传人的网店就日销百单。
(三)用户真实故事
杭州的程序员小陈买了套「古籍修复工具包」,现在每周六在家玩“文物医生”游戏。他女朋友偷偷告诉我:“上次修坏了一张仿古宣纸,他急得连夜找客服补货,比写代码还认真。”
要说这次活动最让我惊喜的,还是淘宝把各地博物馆也拉进了阵营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创店最近上新了“唐妞带你学茶道”套装,据说包含的茶碾子都是按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1:1复刻的。
晚上散步时,看见广场舞阿姨们拿着带LED灯的绸扇跳舞,仔细一看扇面上印的竟是敦煌飞天图案。问了下才知道,这是敦煌研究院官方店的新品,既能跳广场舞又能当夜灯用,销量已经破万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