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家乡的小曲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阴阳师家乡的小曲:那些藏在和风旋律里的京都记忆

凌晨三点半,我第N次被游戏里“叮铃——”的铃鹿御前战斗BGM惊醒。摸着黑把手机音量调小的瞬间,突然意识到——这些曲子早就像老家的童谣一样刻进DNA里了。说来你可能不信,《阴阳师》里70%的背景音乐都能在京都街头找到原型,连扫地工哼的调调都藏着真实存在的民间小调。

一、当游戏BGM突然开始“报地名”

去年在京都祇园闲逛时,转角传来三味线版的《千本樱》,惊得我手机差点掉进鸭川。拉曲子的老艺人听完我的描述咧嘴一笑:“这是‘六波罗’的调子啊,游戏里那个大江山退治的过场音乐,开头是不是有‘噔-噔-噔’三声太鼓?”

  • 晴明神社的晨钟:游戏登录界面的钟声采样自凌晨5点的下京区
  • 八坂塔下的三味线:斗技场BGM里那段急促的拨弦出自艺伎的“早替”技法
  • 鸭川的流水音:探索地图里的水声是用祗园四条大桥下的水流录制的

二、扫地工才是隐藏的民俗大师

阴阳师家乡的小曲

游戏里最魔性的莫过于扫地工哼的“啦~啦啦~”。在京都民俗博物馆翻到1982年的录音档案时,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——这根本就是平安时代卖糖小贩的“飴売り唄”,连那个诡异的升调都一模一样。

游戏场景 现实原型 采集地点
庭院扫地BGM 京都老铺的“唐纸屋歌” 二条城西侧的和纸店
百鬼夜行主题曲 壬生寺的“念佛踊” 每年7月的送火仪式

(1)连SSR都有专属“摇篮曲”

在岚山的料亭打工的第三个月,老板娘突然问我:“你们游戏里那个‘大天狗’出场时,是不是用笛子吹的‘神楽坂’?”后来查证发现,这段旋律改编自能剧《羽衣》里天女降临的段落,而游戏里大天狗觉醒时的“飒——”声,其实是比叡山延历寺的“笏拍子”

阴阳师家乡的小曲

三、藏在手机里的京都声音地图

有次在清水寺后山迷路,GPS失灵时居然靠游戏BGM认出了方向——远处传来的祭鼓声和游戏里逢魔之时的背景音完全同步。后来才知道,音乐团队每年盂兰盆节都会来录现场:

  • 五条大桥下的“呱太”叫声(实际是蟾蜍)被用在了青蛙瓷器技能音效里
  • 式神委派界面的风声采样自贵船神社的“奥宫”风口
  • 甚至抽卡时的“叮当”声,原型是三十三间堂的“鰐口”(许愿铃)

凌晨四点的电脑屏还亮着,游戏里八百比丘尼正在哼“んめり~”的调子。窗外不知谁家的风铃响了,和游戏里的声音重叠在一起——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总有人说“玩阴阳师像回老家”。这些旋律早就不只是背景音乐,倒像是京都人偷偷塞进你行李里的、会发声的伴手礼。

阴阳师家乡的小曲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