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三八活动对促进性别平等有哪些积极作用
社区里的三八节:那些看得见的平等力量
春日的阳光刚爬上社区宣传栏,我就看见王婶抱着两岁的小孙子在活动室门口探头探脑。大红横幅上"性别平等主题月"的字样被风吹得微微晃动,空气里飘来烘焙课的黄油香——这已经是咱们社区连续第七年办三八节系列活动了。
从茶话会到成长营的蜕变
记得十年前刚搬来时,三八节就是居委会发支康乃馨,几十个妇女围坐着嗑瓜子。现在的日程表却丰富得像本杂志:3月1日亲子绘本共读,5日职场穿搭沙龙,8日当天还有模拟法庭体验。社区干事小李告诉我:"去年我们的法律咨询摊位,接待量比社区卫生站还多。"
改变看得见摸得着
- 育儿互助小组从3个扩展到11个
- 社区调解案例中家务分配争议占比下降37%
- 女性业委会成员比例达到历史性的42%
活动类型 | 2018年参与人次 | 2023年参与人次 | 数据来源 |
技能培训 | 120 | 680 | 《社区公共服务年报》 |
法律咨询 | 45 | 327 | 街道司法所记录 |
亲子工作坊 | 78 | 415 | 区妇联统计数据 |
菜市场里的性别课堂
张阿姨在社区菜场卖了二十年猪肉,去年突然报名参加"女性创业故事会"。现在她的摊位上贴着显眼的"今日推荐:低脂里脊套餐",还学会了用短视频教人挑肉。隔壁鱼摊老赵打趣:"自从她上了那个直播课,我家那口子天天让我学着点。"
打破认知的三件小事
- 社区健身房的晚间时段不再被广场舞"承包"
- 男性参与育儿讲座的比例从6%提升到29%
- 公共晾晒区新增了20个可升降衣架
流动的性别观察站
接送孩子的家长群里,最近常看到这样的对话:"周三的绘本课改到下午了?我得让孩他爸请假去接""正好,我家也是轮到他了"。社区图书馆的《我们的身体》绘本,书角都被翻得卷了边。负责借阅登记的小刘说,现在爸爸们来借育儿书籍的,比前两年多了三倍不止。
服务设施 | 改进前 | 改进后 | 依据标准 |
母婴室 | 1处 | 4处 | 《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指南》 |
无障碍坡道 | 3处 | 11处 | 住建部无障碍设计规范 |
共享育儿包 | 无 | 7个点位 | 社区便民服务创新方案 |
那些藏在活动背后的事
组织烘焙比赛的陈姐有次说漏嘴:"其实我们每次都故意把男评委数量控制在40%左右"。这个小心思确实奏效了——去年社区美食大赛的男性参赛者,比首届足足多了二十多人。现在社区活动的签到表上,性别栏悄悄改成了勾选项,而不是传统的男女单选。
正在发生的变化
- 社区志愿者队伍男女比例从1:9变为3:7
- 老旧车棚改造方案增加了夜间照明设计
- 垃圾分类督导员中开始出现年轻爸爸的身影
傍晚路过社区广场,新装的LED屏正在回放去年三八节的辩论赛片段。穿校服的初中生们坐在花坛边,争论着"该不该有女性专用停车位"。晚风带来玉兰花的香气,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,社区宣传栏里又会多出哪些新鲜事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