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与争锋王者荣耀谁说的
谁与争锋王者荣耀谁说的?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讲
凌晨三点半,手机屏幕的光刺得眼睛发酸。刚打完排位连跪五把,突然想起前几天在战队群里有人问:"谁与争锋王者荣耀谁说的?"当时随口回了句"官方宣传语呗",结果被几个老玩家怼得怀疑人生。这事儿越想越睡不着,干脆爬起来把这事儿彻底整明白。
一、这句话到底从哪冒出来的?
翻遍王者荣耀官网和历年版本更新公告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官方从来没正式用过"谁与争锋"当slogan。最早能查到的痕迹是2016年KPL秋季赛,解说瓶子在直播时喊过"王者出征,谁与争锋",后来被玩家截取后半句疯狂传播。
时间节点 | 关键事件 |
2016.11 | KPL解说即兴创作 |
2017.03 | 玩家自制视频大量使用 |
2018.01 | 非官方周边开始印刷 |
这事儿特别像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爷——大家都管他叫"老王",结果某天发现人家身份证上明明姓张。现在你去游戏里打字"谁与争锋",系统还会自动回复个"不愧是召唤师"的彩蛋,官方这波操作属实是默许了。
二、为什么玩家集体认错?
跟开黑队友老K连麦讨论这事,他边啃西瓜边分析:"四个字听着就带劲啊!比'5v5公平对战'这种说明书式口号强多了。"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:
- 字数少好记,比"稳住我们能赢"更带杀气
- 特别适配高光时刻的剪辑视频
- 职业选手直播时经常拿来当口头禅
最绝的是2019年玩家普查,超过62%的人以为这是官方宣传语,连腾讯市场部的人都私下承认"被玩家教育了"。现在你去翻《王者荣耀文化白皮书》,会发现他们干脆把这句话收录进"玩家共创内容"板块,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打不过就加入。
三、那些真正官方的slogan
趁着泡面的功夫,顺手整理了官方用过的正牌口号:
- 2015年:"5v5英雄公平对战手游"(直白得像个应用商店简介)
- 2017年:"不是一个人的王者,是团队的荣耀"(开始走情怀路线)
- 2020年:"无处不团,你也在团"(谐音梗扣钱!)
对比之下就能理解为什么"谁与争锋"能杀出重围——其他口号要么像产品说明书,要么强行玩梗。倒是玩家二创的这句话,完美抓住了MOBA游戏对抗性和竞技性的核心。
四、职业联赛的推波助澜
记得2021年世冠赛现场,主持人狂喊"谁与争锋"带动气氛,台下观众跟着吼得地动山摇。后来看《电子竞技》杂志专访,才知道这是赛事组刻意设计的互动环节。现在KPL选手夺冠后采访,十有八九会飙出这句话,搞得跟行业黑话似的。
最逗的是去年重庆狼队夺冠,教练接受采访时说:"今天真正做到了谁与争锋。"结果评论区全在玩梗:"教练也被洗脑了""这波是民间口号攻陷职业圈"。后来统计发现,近三年KPL赛事解说平均每场要说4.7次"谁与争锋",比英雄技能名称出现频率还高。
五、其他游戏的类似现象
泡面汤快凉的时候突然想到,这种"玩家造梗官方认领"的操作还挺常见:
- 《原神》的"原来你也玩原神"本是吐槽广告,后来变成官方玩梗
- 《阴阳师》的"玄不救非氪不改命"最初是玩家自嘲
- 《DOTA2》的"GG"原本是职业选手约定俗成
但像"谁与争锋"这样完全反客为主的确实少见。写到这里看了眼窗外,天都快亮了。最后说个冷知识:现在游戏里打字"王者荣耀谁说的",系统会回复"当然是你说的"——这波啊,这波是官方彻底躺平。
(键盘声渐弱,传来打火机点烟的声响)行了,该去补觉了,下午还得陪妹子双排。要是她问起这个问题,我就把手机直接甩过去:"自己看这篇去!"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