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王者荣耀学英语
考王者荣耀学英语?这波操作真的靠谱吗
凌晨1点23分,我第5次把手机砸在枕头上——刚才那局排位又因为看不懂队友发的"wait for gank"翻车了。突然冒出个念头:要是能把打王者的时间拿来学英语,现在早过六级了吧?但转念一想,为什么不能边打游戏边学英语呢?
一、峡谷里的英语实战现场
打开游戏语音切成英文版那一刻,我差点被first blood的播报送走。但坚持打了三周后发现,这些重复出现的短语比单词书好记多了:
- Killing Spree(大杀特杀)—— 这个词在《经济学人》里形容企业并购时出现过
- Out of mana(没蓝了)—— 玩Dota的老外同事抱怨加班时就说"I'm out of mana"
- Turret destroyed(防御塔被毁)—— 雅思阅读讲军事史的文章里出现过turret这个词
游戏术语 | 原意 | 日常用法 |
GG | Good Game | 会议结束时常说,相当于"辛苦了" |
AFK | Away From Keyboard | 老外请假邮件里可能写"I'll be AFK tomorrow" |
1.1 那些年我们误解的缩写
有次队友发"ss",我以为是"瑟瑟发抖",结果人家说的是"miss"(敌人消失)。后来查资料才发现,这是从Dota时代流传下来的简写习惯:
- re = return(回城/回线上)
- ty = thank you
- glhf = good luck have fun
二、比刷题更有趣的学习路径
北京外国语大学有个研究显示,在情境中接触的词汇记忆留存率比死记硬背高47%。当我发现能听懂"Enemy missing"比听懂听力题更有成就感时,突然get到了学语言的本质。
2.1 段位提升的隐藏技巧
把游戏内所有英雄台词抄下来,发现不少都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变体。比如吕布的英文台词"Even a trapped beast will fight"(困兽犹斗),在《麦克白》里就有类似表达。
最绝的是貂蝉的"花有再开的那天,人有重逢的时候",英文版是:"Flowers may bloom again, but people never have a second chance to be young." 这翻译信达雅得让我想给翻译组磕头。
三、真人实测报告
连续两个月用英文版打王者,我的词汇量变化是这样的:
时间 | 游戏术语 | 意外收获 |
第1周 | 15个 | 学会用"squad"代替"team" |
第4周 | 43个 | 看美剧能听懂"flank"等军事术语 |
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。有次想跟外国队友说"别送人头",憋了半天打出"don't give head",结果全场静默三秒后爆发出一串"LOL"——后来才知道这短语有不可描述的含义...
3.1 英语老师的王者段位
采访了深圳某国际学校的游戏宅老师,他开发的《王者英语》选修课总被秒抢。最受欢迎的环节是分析英雄台词:
- 李白的"十步杀一人"译成"Kill a man in ten steps",保留了中文的韵律感
- 庄周的"蝴蝶是我,我就是蝴蝶"翻译为"I am the butterfly dreaming to be a man",化用了《庄子》的经典哲学命题
四、你可能没想到的衍生技能
有次公司接待外国客户,对方突然说"你们中国玩家打游戏是不是都像the Monkey King(孙悟空)那么灵活",我秒懂这是在夸我们操作风骚,接话时用了句后羿的台词"Keep firing!",瞬间拉近距离。
更神奇的是,现在看英文游戏攻略不再需要翻译插件。上周研究LOL新英雄技能机制时,发现那些装备说明和王者荣耀的英文描述逻辑完全相通,连查词典的功夫都省了。
凌晨3点的手机光映在墙上,我又开了一局排位。这次听到"Your turret has been destroyed"时,突然想起昨天看的TED演讲里提到"cognitive scaffolding"(认知脚手架)理论——原来我们早就在游戏里搭建起了语言学习的脚手架,只是自己没意识到罢了。
网友留言(0)